国庆前夕,为引导新生尽快适应校园环境、完成角色转变、明晰发展方向,基础医学院组织开展了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暨科学研究与职业规划讲座,学院特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杰出校友黄旭枫教授出席,学院领导班子、相关办公室负责人及2025级研究生新生共同参加。讲座由辅导员王娜主持。
讲座伊始,党委书记韩红柳为研究生新生点明方向。她指出,基础医学是医学进步的“源头实验室”,新生从“本科生”到“研究生”是身份的转变,更是开启“为医学寻根、为健康筑基”的使命之旅。她强调,研究生阶段要做好三件事:炼就找问题的眼睛,打开跨学科的视野,做好科学的人生规划。她希望新生能够恪守“求真”底线,力争求学期间在医学领域埋下“希望的种子”,在“慢功夫”中结“大民生”之果。
汤仁仙院长围绕学院简介、师资队伍、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、科研平台、研究生培养与思想教育五大板块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脉络,以及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综合素养。希望新同学能够充分借助学院的学科、师资与平台优势,恪守‘求真’初心和实证精神,主动创新探索,在基础医学科研道路上勇攀高峰,为医学进步贡献力量。
黄旭枫教授就研究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与技术开讲,从“如何成为优秀的硕士研究生”,聚焦医学研究生的“底层认知构建”到今日则更侧重的“实操技能落地”,针对基础医学研究生在科研中最常遇到的 “阅读、实验、写作”三大难题,系统传授经验与技巧。他强调研究生要养成边做实验边写作的习惯、做好时间与自我管理。讲座中,同学们根据黄教授提出针对性问题或给出不同选项,以自由发言的形式交流心得,讲座课堂互动频繁,充满活力。
此次入学教育,正是希望通过领导老师的经验传授和专家的专业指导,让新生快速度过学术懵懂期,明确基础医学科研的方向与路径,掌握开展医学研究的关键方法,从而更高效地适应研究生角色,为后续的基础医学研究、学术论文撰写乃至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

(一审:王娜,二审:杨鑫源, 三审:韩红柳)